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外周关节骨质损害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双手和腕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患者常面临关节疼痛、关节畸形乃至功能丧失的威胁,而吸烟、饮酒这两种行为都会通过多重机制加剧病情,治疗应答率降低,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并发症、感染风险和心血管事件。
吸烟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1、吸烟激活炎症反应,加速关节破坏
吸烟会释放尼古丁、氰化物、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尼古丁通过结合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抑制抗炎性通路,使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释放增加;氰化物竞争性抑制维生素B12吸收,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通过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加速滑膜血管翳形成;多环芳烃激活体内炎症通路,促使免疫细胞释放大量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加剧,CRP、血沉等炎症指标显著升高。
吸烟的RA患者关节侵蚀速度比非吸烟者快,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更易出现骨破坏和畸形,10年内致残率亦会增加。吸烟还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导致骨密度下降,比非吸烟者早5-8年出现骨质疏松。
2、吸烟降低药物疗效,增加治疗难度
吸烟会干扰药物与炎症因子的结合,加速药物代谢,使血药浓度降低,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可谓是其“治疗大敌”。吸烟会使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生物制剂的有效率降低,部分吸烟患者甚至治疗完全无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2023年指南建议: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必须戒烟,否则需调整用药方案。
3、吸烟易诱发共病,威胁健康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吸烟可使该类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危险增加,还会加重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病情,增加感染风险,加速肺功能衰退,使其预后更差。
饮酒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1、加重胃肠道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饮酒将经受着治疗药物与酒精的“双重暴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长期使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易诱发消化道溃疡发生;饮酒则直接损伤胃黏膜,削弱黏膜屏障功能。两者长期服用会使胃黏膜损伤、消化道出血风险升高。
2、加剧肝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有肝损害风险,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加之药物共同作用,大大增加肝功能损伤风险。
3、促进炎症反应
酒精会促进B细胞异常增殖,抑制调节性T细胞功能,使Th1/Th17细胞比例失衡,促进炎症反应,加重滑膜炎症和损伤。
4、影响药物代谢
饮酒是治疗效果的“隐形杀手”,酒精会抑制甲氨蝶呤的肾脏排泄,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增加骨髓抑制和肝毒性风险;酒精还会使硫唑嘌呤活性降低,疗效下降;此外,酒精还会影响糖皮质激素肝代谢酶活性,需调整剂量以维持疗效。
远离烟酒,守护关节健康
吸烟和酒精摄入作为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弊远大于利”,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加速关节破坏,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远离烟酒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其价值不亚于药物干预。尽量做到戒烟戒酒,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药物规范治疗,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活治疗。每一次对烟酒的拒绝,都是对关节健康的守护。选择健康生活,才能更有质量地与疾病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