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

科研教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教学

中药服用小常识

2021-04-02 18:35 发布人:宋微微 浏览:

   中药服用小常识

  中药相比较西药副作用小一些,见效比西药要来的慢一些,但对于调节身体和日常保健有很大好处。中药的煎煮和服用看似简单,但是其中有很强的专业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药服用的相关常识。

  中药的服用很有讲究,不同的中药和不同的病症服用中药时都很有讲究,不同的服用时间点和不同的服用方法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

  一、中药服药时间如何选择?

  中药服用时间点的选择对于中药疗效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服用中药时机大致可概括为六个时间点;第一饭前服,第二饭后服,第三餐间服,第四空腹服,第五睡前服,第六隔夜服。

  饭前服,一般指饭前30-60分钟服药,多治疗虚证和胃肠道疾病,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较快的通过胃进入肠道,从而较多的被吸收而发挥作用,并最大限度减少胃内食物稀释药液而影响药物疗效。

  饭后服,一般指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一般治疗心肺胸膈等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另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饭后服用也可以减少对胃肠粘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物也宜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餐间服,是指在两餐之间服药,这可以有效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物多宜餐间服用。

  空腹服:一般是指早晨空腹服用药物,多针对滋补作用的汤药,空腹服用有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此外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血药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再则,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应当选用空腹服药的方法,以增强药效。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多适用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

  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总之,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

  二、中药服药温度如何选择?

  中药服用时的温度对中药的疗效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的汤药都应当温服,如补益类、安神类和祛风湿类的药物,也就是药煎好后放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用,不增加脾胃负担,有利于药效吸收;热服,辛温解表的汤剂,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此外,风湿寒证,也多选用热服的方法,以热驱寒;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

  三、特殊中药的服用方法。

  1.烊化:又称溶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和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

  2.泡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弃渣即可服用,如西红花、番泻叶、胖大海。

  3.冲服: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粉制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人参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疗效,也常研末冲服如三七、贝母、白及、蜈蚣、全蝎等。

  四、中药服用禁忌。一般在吃中药期间要忌烟酒,忌食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中药的用量和熬制时间当严格按照中医的建议来进行。